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田家只买了黄豆跟红薯,跟一斤陈米。付了银钱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去,而是一家留下一人在粮铺门前等着,其余人去镇上的肉铺买肉,过年要祭祖,怎么也得买点肉。肉卖得贵,特别是肥肉,卖到三十文一斤,比五花肉贵了整整十文钱,瘦肉又比五花肉便宜十文钱。顾锦里家买了一斤肥肉跟一斤瘦肉,其他人家,除了田家以外,都买了两斤肉。买完东西,已经要到下午,几家人不再停留,挑着东西往回赶。因着东西多,顾锦里也要挑木桶陶盆陶碗这些杂物。路过农人摆的地摊时,他们又买了些鸡蛋,跟其他几样便宜的杂货。买完之后,一路不停的出镇子,一路急赶忙赶,傍晚的时候,终于回到村里。路过他们前晚住的那座老土屋时,看见老土屋的院子外围着几个村民,何三癞子正冲着院子里说荤话。莫老爷子气得跳脚骂人:“你们赶紧滚,再不滚,老头子去找村长,告你们一状!”三癞子哈哈笑道:“告我们?告我们围着大丰村的老土屋说荤段子吗?这可是大丰村的屋子,不是你们莫家的,你们没给银钱就住着我们大丰村的屋子,还敢去告我们,你们哪来的脸儿!”“想要不给银钱也成,把你们家大孙女喊出来,让我们亲香亲香,咱们就认你们是大丰村的人。”说完,何三癞子跟几个村民一起坏笑起来,把莫老爷子气得不轻。有女人的声音从老土屋传来:“早就跟你说了那银钱不能省,你非要扣扣搜搜,如今好了吧!”三爷爷他们没有停留,快速走过这座老土屋,回来村尾租住的房子。三奶奶他们早就等急了,看见他们回来,几家的女人孩子全都跑出屋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东西都买完了?”三奶奶问道。三爷爷卸下担子,揉着肩膀道:“买完了,还有五口水缸,明天早上再去搬。你们今天在家还好吧?”“好着呢,咱们给了村里银钱,又有秦老跟二郎守着,村里的混子不敢靠近。”几家的孩子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全都高兴的扒着担子不撒手。几家大人很无奈,只能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由着他们扒着,一路叽叽喳喳的回了各自的家。顾锦里家买的东西太多,整整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东西归置好。崔氏看着那些棉花跟棉布,心疼的说着:“咋买了这么多的布?买些粗麻布就成,粗麻布也能做衣服。”“娘,我们会努力赚钱的,您不用这么省。”顾锦里道:“大过年的,穿粗麻衣不好。”那粗麻布多是用来做孝衣,戴孝之人穿的,他们家还有些银钱,没必要件件衣服都是粗麻衣。三奶奶虽然也肉疼,但她喜欢孩子,立时帮腔:“小鱼这是想让你们穿得体面点。咱们到了村里,得穿些像样的衣服,穿得太差,更会被村里人瞧不起。”崔氏听罢,也就不再说了,把棉花跟两匹棉布小心心翼翼的收起来。一家人把东西整理完之后,匆匆吃过晚饭,便累得睡下。第二天天还没亮,几家男人就赶去镇上,去抬昨天订下的水缸。顾锦里起来后,跑去罗家田家,跟他们说了想用院子里磨盘的事儿。顾锦里想做豆腐,而几家租住的院子里,只有罗家田家的院子有个脏脏的老磨盘。两家大人自然是同意的。顾锦里便挑着木桶去打水洗磨盘。罗慧娘跟她玩得好,过来帮忙:“小鱼,黄豆真能做出那个什么豆腐?”顾锦里一边刷洗磨盘,一边道:“能啊。这黄豆是个宝,除了豆腐以外,还能做很多吃食,比如豆饼,这个能当主食吃,也能当菜吃。”
大武侠世界 生生不语 无意穿堂风 武灵星君 糟糕!我把植物人老公撩醒了 超级兵王在校园 窃国贼 万古武尊 姜羽姜小言 夜玄周幼薇万古帝婿免费阅读 落秋中文网 三国: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 末世轮回系统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男寝的小团宠 夫人腿疼求抱抱 替嫁千金夜夜燃情顾素素秦天翼 原神我是史莱姆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从西游开始悬赏诸天 重生之公子谋妻 异界御宅召唤师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当被清纯校花火辣女杀手御姐总裁绝美女老师争相纠缠!贺轩很烦恼帅,是一种病!我是校花的未婚夫,天下美女的未婚夫!传奇杀手龙潜花都,却不想惹上一身风流情债!...
他是学生是老师是医生更是深藏不露的贴身保镖。QQ群583880154...
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已发求收藏,古代美食文,么么哒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发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男神...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修行者们,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
养父母待她如珠如宝,她却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到抛弃她待她如糠如草的亲生父母身边儿,犯蠢的后果就是养母死不瞑目,养父断绝来往,她,最终惨死车轮下重来一次,她要待养父母如珠如宝,待亲生父母如糠如草!至于抢她一切的那个亲姐姐,呵,你以为还有机会吗?哎哎哎,那个兵哥哥,我已经定亲了,你咋能硬抢?!哎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