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美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部分(第1页)

逝世后由他父亲刊行。没曾想,有小人出来举报,说书中以明朝为正朔,写到崇祯时,评价大清多有贬义。结果可想而知,官府一追查,又是一场大劫。所有相关人等,包括未及时查报的地方官,共二千余人被捕,八十余人被处死,其中十七人被凌迟,家属全部被发配黑龙江为奴,就连死人庄廷鑨也被抛棺焚尸。

如此残暴,天理难容,但有清一代哪朝没有?要说混蛋,都一块儿带上,如若不说,那就都不要说,没必要相同的事,还分个三六九等。这是他干的,可以拿出来讲,骂骂也行;那是他干的,还是该放哪放哪吧,两个字“闭嘴”,不要破坏人家的好形象。不公道啊!况且这都在四辅臣刚当政那会儿,即使有人以后会专权,那时也不可能吧,他们干的事,实际就是整个当政集团的思想,以及前朝施政之延续也。

至于其他方面,翻遍史书也没啥波澜起伏的。一个已然掌控天下的帝国,该干吗干吗就是了,大伟业没有,大乖张也无,中规中矩吧。政治机器在正常运转,百废待兴后,国家应该会有一个向前发展的空间,民众起码也能比以前多过些安稳日子了,可惜这一切很快就被康大帝激发的“三藩之乱”给打破了(见《大帝卷?三藩篇》)。当然,权斗就不同了,八年时间没有一点腥风血雨,历史上应该也不多吧。

这样一个时代,如果全都归功于鳌拜一人身上,还真抬举了他,他可没那么大功劳,也没那么大本事。四辅臣时代,索尼直到康熙六年(1667)六月病逝前,都是担当首席之职的,鳌拜不过是排名第四罢了,就是之后,他也没当上过首辅。

。。

权争并非欺康熙(1)

一般不管什么事,捧康者们都会找出无数理由,证明康熙是对的,而他的对立面肯定是错的,且早就错了。比如这次,他们又出来说话了,索尼虽是首辅,但垂垂老矣,不复当年之勇,人更是变得圆滑,凡事不出头了;遏必隆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几番沉浮,历练得快赶上索尼了。

很奇怪,这种观点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什么事件、什么行为,可以证明他们二人变成了这样?空口说白话可不行,凡事要有据为证。就说这索尼,大半生都意志坚定,遭受重大打击也绝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加之威望资历都在其余三人之上,说话自然也是最有分量的,怎会让鳌拜专权,甚至危及皇家利益呢?这可是他一生为之孜孜奋斗的目标!也许他确实老了,很多事情没精力过问了,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袖手旁观应该不是他的风格。

这不,促请皇帝亲政,可是他一再建议的。要是真不想问事,或者不敢得罪鳌拜的话,他建议这干吗,不是引火烧身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段时期,没有哪一个人专权的问题,朝政该到哪就讲到哪,既然到了皇上亲政的时间,首席大臣主动提出来,也是正常的,根本就没有其他想法。

还有一位辅臣苏克萨哈,相反被评价为更有责任心,更有与强权斗争的意志。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四位辅臣也恰恰就是他,过去倒是表现出了老于世故、圆滑无边的派头。曾经的主子对其恩重如山,他却率先一棍子把人家打倒,为了能投靠一个新的主子甚至还狠踩上一脚。这样的人,怎么现在就彻底变过来了呢?

其实不是他变了,而是后人太能侃了。就因为他和鳌拜干上了,不能再说他圆滑了吧,否则,极有可能也与索、遏二人同样的命运,但是他的斗争绝不是与强权斗争,而是与他的亲家鳌拜极不相能。

很有意思,两个人儿女亲家好多年,却总是合不到一起,见面就吵架,什么事都要争个高低,于是四辅臣中就见他二人斗得最欢,基本上你说的我就反对,矛盾越演越烈,如果再来一个掺和的,这问题可就更大喽。

不过,两黄旗与两白旗的矛盾斗争,大清之初就没停止过。虽然正白旗后来也入了皇帝手中,与两黄旗并成为上三旗,但黄、白之争根深蒂固。索尼、遏必隆与鳌拜都是两黄旗的,本就视苏克萨哈为异己,对他没什么好感,而在册封索尼孙女为皇后的问题上,苏克萨哈又曾经掣肘。由此可知,前二人实际上还是支持鳌拜与他斗的。

苏鳌之争终于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像历史上所有的权力斗争一样,往往不是一方流血就是双方流血,极少有都全身而退的。不过这一仗,不论干到什么程度,都与欺压小皇帝无关,与谁擅权无关。退一步讲,也只有打败了对方,自己才有擅权的可能吧。

一桩陈年旧事,成了导火索。原来大清入关后,曾在京畿五百里内圈地(看看是什么样的征服),分配给同来的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各旗都是按照左右翼的次序来分的,可摄政王多尔衮却起了私心,把原该分给镶黄旗的好地与正白旗相对较差的地互调了一下。镶黄旗的人当然不满了,身为其中一员的鳌拜本就疾恶如仇,面对如此不公,哪能咽下这口气,这可不仅仅是与苏克萨哈的问题了。

鳌拜遂决意将黄、白两旗之地再予以调换,索尼与遏必隆坚决支持,正白旗苏克萨哈自然站在反对一方。四辅臣三打一,不是一打一,更重要的是,这个事件的高层次问题是黄、白两旗相争。

权争并非欺康熙(2)

正白旗的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与镶白旗的直隶总督朱昌祚,及直隶巡抚王登联上书皇上不同意这样做,结果竟都被处死了。苏克萨哈肯定要保,其他三辅臣意见一致,都反对。据说康熙不同意,是真是假,不好说了,反正没有行动证明。话说回来,若皇上坚决不同意,索尼与遏必隆会帮着鳌拜跟他对着干吗?于情于理也讲不通啊。还有那孝庄太皇太后(见《摄政卷》),怎么也没出来讲句话?照人们的高捧,完全可以改变决策的人嘛。

康熙六年(1667)七月,也就是索尼逝世后的一个月,康熙正式亲政了,这本是一个了不得的大日子,但因为要证明鳌拜专权,又变得不足为重了。相反两年后擒鳌拜的那一年通常才被认为是康熙真正亲政的开始。真是这样吗?看来问题在于鳌拜是否专权了。

看到皇上亲政了,于是三人联名上疏,请求归政于皇帝。未曾想,太皇太后没答应,说是皇帝年龄还小,经验不足,三位辅臣还是再坚持一两年吧。可笑的是,这不仅未能成为鳌拜不专权的证据,反而成了歌颂孝庄太皇太后政治韬略的东西了,真不知这韬略在哪?

之前说鳌拜专权很是有点牵强,那以后这两年又怎讲?还是那句话,以事实为据。先是鳌拜终于抓住机会,和遏必隆干掉了夙敌苏克萨哈。起因倒还在苏克萨哈自己身上,还有那幼年康熙,让鳌拜乘机得了手。

原来康熙亲政不过六天,苏克萨哈便以健康为由上疏乞退,愿为先帝守陵。也许他深感与鳌拜结怨太深想自保,也许他确感官场险恶年龄又大想激流勇退。不过,不管啥原因,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竟然得罪了小皇帝。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鬼遁  文长的逆袭  [HP崩坏]之银发金眼  淘气千金  十八岁的情愁  金牌小书童  无良师父 完结  重生之都市狂仙  爱你心甘情愿  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穿到搅基同人里的作者你伤不起啊 BL  六道炼神录  老山狙击手  文艺时代  宠爱古代老公  网游之幸运痞尊  纸上谈兵  悟空看私聊  国术凶猛  

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潜龙(龙游艳界)

逍遥潜龙(龙游艳界)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一个被最有钱的女人领养的孤儿可是自卑彷徨的他却喜欢上了跟自己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可惜他却在跟最有钱的女董事长发生不能说的秘密之后一切都变了。各色各样的大小美人纷扰而至,围绕在他的身边!成熟美艳,清纯可爱,性感妩媚,柔情万千最后的最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那多少美人美妇的陪伴之下,在这一片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创下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武林风流传(多情皇帝)

武林风流传(多情皇帝)

中原武林大地北有天芳谱七朵名花,南有美人图十二美人!武林之中,侠女成风,我一出世,无一落空。皇帝本多情,情深意更浓,武林有南北,皇帝就是我。...

六零军营成长

六零军营成长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史上最强赘婿

史上最强赘婿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