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唐·崔道融《梅花》。 )
樛枝半著古苔痕,万斛寒香一点春。
总为在今吟不尽,十分清瘦似诗人。(宋·史文卿《古梅》。 )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宋·苏轼《红梅》。 )
冷艳幽香冰玉姿,占断孤高,压尽芳菲。东君先暖向南枝。要使天涯,管领春归。不受人间莺蝶知,长是年年,雪约霜期。嫣然一笑百花迟。调鼎行看,结子黄时。(宋·黄公度《一剪梅》)
一、一枝春雪冻梅花……五代前蜀·韦庄(3)
“寒香”、“清瘦”、“雪霜姿”、“雪约霜期”……咏梅,多和寒冷的冬季联系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爱梅,不仅因为它神、韵、姿、香、色俱佳,更是因为它具有的异禀劲节:不去选择春阳温暖、百花盛开的春天,偏偏选择在万木萧瑟的暮冬早春日子里,冲寒而开,迎春傲雪。这似乎有违植物喜暖厌寒的品性,然而这正是梅花的本色。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开天下春”。梅有独步早春的气概,北宋文豪苏东坡因此将梅花与瘦竹、文石誉为益人心志的“三益之友”。自宋以后,人又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此外,梅花又有“清友”“清客”等美称。宋代起,梅竹在画坛上因此形成一种独立的画科,画梅大家多了起来。两宋之交的杨无咎,字补之,号逃禅老人,被誉为画梅专家。他年轻时,居所“有梅树大如数间屋”(见明·解缙《春雨集》),常得临写,因受其益。他曾画了梅花送入宫廷,被徽宗赵佶讽为“村梅”,自此,他索性在画上署名“奉敕村梅”,既是标榜,也是文人的一种牢骚。传说南渡后,他的画被挂在宫壁,有人看见蜂蝶聚集在上面,这似是夸张之辞。南宋赵孟坚,字子固,号彝斋,宝庆进士,他的一幅纨扇图将松、竹、梅画在一起,体现了宋人的观点,此图因称《岁寒三友图》,留传至今。元代的王冕,更是以画梅出名。他是一位“梅痴”,隐居家乡九里山时,“种梅花千株,桃柳居其半,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见明·都穆《玉壶冰》)所画梅用笔精炼,墨色淡雅,现存作品有《墨梅轴》、《梅花卷》等。他画梅自有寄托,“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明·宋濂题诗,见宋濂《潜溪集》)当时被人视为是讽刺元朝统治者的作品,险遭逮捕。又传说他的作品《点水古梅图》,是表达自己决不仕元的气节。明画家陈录,作有一轴《万玉争辉》图,写梅林一角,千花万蕊,璀灿绚丽,构思很有特色,充分表达了画家对梅花不可抑制的喜爱之情。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浙江钱塘(杭州)人,一生布衣,他的画以梅花居多,自述“画江路野梅”,有时作枝干横斜,花蕊繁密,气韵静逸;有时作梅枝欹斜历乱,花朵疏疏落落,又得一种别致。他又长于题咏,曾在一幅梅竹画上落题云:“凌霜雪,节独高,我与君,共岁寒。”以梅、竹自比,诗画俱是不凡。
大致说来,两宋之际是梅花显贵的分水岭:北宋牡丹称雄,南宋则梅花居尊。或许是因为两宋以前,国势昌盛,人们多追求外在的功名,所以喜欢富贵的牡丹;两宋之后,国力衰弱,人们转而追求内心的高洁,故崇尚傲骨斗雪的梅花。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南宋时期,梅花成为“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范成大《梅谱·前序》)人们并开始称它为“花魁”,取其“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宋·卢炳《汉宫春》词)有先天地而春,管领群芳之意。从此,梅花的地位居高不下,流风所被,延至今朝。
总之,在中国人眼中,梅是一种品格高尚、气韵独特的奇花,由于它不畏霜雪,带来春的信息,这种独特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崇高礼赞。
二、室有兰花不炷香……宋·戴复古(1)
兰花生长于幽谷之中,不求闻达,却能以其幽香感化世界。这,不正是君子的品格吗?
古有云,梓为百木之王,牡丹为百花之王,葵为百蔬之王,松为百木之长,桂为百药之长,而兰则为百草之长。( 见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七)
在植物分类学上,兰为兰科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叶如带如剑,花三萼而小,花色多为淡绿,并无惊人之貌;又由于在生态习性上喜阴翳暖润,生长于山间林下较隐蔽的地方,“与萧艾杂处”,“与众草为伍”,所以人们敢说,要不是它的花香气不凡,决不会闯下如此大的名头,至今或仍沉埋于深山空谷中,被视为普通草芥而已,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兰以香名世,应无可疑。
群芳谱中,芳香型的花卉是很多的,诸如梅花、茉莉、玫瑰、栀子花、夜来香、玉兰、桂花、水仙等等,都很出名。然而兰花之香,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众花之冠。早在春秋初期,兰花已有“国香”之称,见于《左传·宣公三年》中:“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这一最高推崇,历来为后人所首肯赞赏。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曾为之作注脚:“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书幽芳亭》)说明对此美誉也是完全赞同的。此外,兰还有“王者香”(《琴操》)、“香祖”、“兰无偶,称为‘第一香’”(《群芳谱》)等别号,都可看成是“国香”的换一种说法。
兰香与众芳相较的特异之处,如果单从嗅觉的感知来进行评判,也许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永远也无法争辩清楚的问题。倘勉强按文献资料中前人留给我们的体验作一番分析来看,兰花之香至少有这么两大特点:一是氛氲浓郁,却烈不刺鼻。兰花之芳气,香盘馨结,其香甚浓,却又纯正不邪,就近嗅之,如吸甘醇,这与夜来香之类的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花香不同。古人认为它有“养鼻”的功效。(见《史记·礼志)因此兰香往往被形容为是一种“清香”,这里的“清”决非“清淡”之意,而是指“清正”、“清雅”、“清纯”,否则便是天大的误会。二是溢荡悠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兰花的香气,有如燃薰炷艾,徐徐溢出,随着空气飘荡开来,幽幽不绝,如丝如缕,随风送爽,袭远而耐久。古人视兰香为“幽香”,进而称兰为“幽兰”,即与此有关。上述两个特点,缺一不可,唯同时毕集于一身,方能造就出兰花之不世之香。
我国的兰花大多是地生兰,另外有附生兰和腐生兰;而地生兰主要产于我国,故地生兰又被称为中国
重生之清太子妃 女巫翩翩闯古代 闪婚之霸爱成瘾 太空烽火 浩劫进化论 一九七九的那一年春季 雪域 天术 时空旅行者和他的女儿 龙神赋 兽人之谁是雌性?![耽美]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魔兽世界里的中华武者 破国公主 阿Q后传 美食最乡思 网游之零纪元 大暴君 韩娱之皇朝复辟 夜谭十记
简介白秋意身中诅咒,若没有解药,浑身就如同被人剔骨刮肉一样痛男人的精液,就是她的解药第一个世界闺蜜绿了我之后,我睡了她哥小片段白秋意借字多难听啊,不如我卖身给你吧,她往季裴承那边靠了靠,声音压低,妹妹还是雏哦,哥哥可以给妹妹破个瓜嘛。你看我像是随便给人破瓜的人?季裴承。去床上。季裴承道。你硬了吗?白秋意问。季裴承没说话,直接把她的手牵过来,往胯间按。小弟弟好精神呀,白秋意道,哥就在这里要了妹妹吧,妹妹湿哒哒的走不动。你说话一直这么没遮拦?那要看对谁了,对你是的~阅读小贴士1女主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出卖身体的那种QωQ2女主三观不代表本作者三观QωQ3每个世界的男女主不一定是处QωQ关于收费按千字50的标准收费,每个故事都会免费一些章节关于更新日更,有事会在留言板留言点击我要评分可以给作者投珠每天可以免费投送两颗珍珠哦...
左手生,右手死,他是阎罗在世!美人在怀,佳人在抱,他是情圣重生!一个初入都市的江湖少年,凭借逆天医术,从此纵横都市,逍遥花丛!...
李逸飞,大唐前太子李贤之子,因其父被武则天毒害,从小就被逍遥老人收养,十年之后,学艺有成的李逸飞下山报仇,最后经过与武则天的一番较量终于将女皇降服,成功光复李唐江山,揽江山美人于一身,享受人间帝王之风流。...
他世袭罔替,却非王侯他出身世家,却非高门。作为六扇门中的一个牢头儿,他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这只铁饭碗一代代传承下去,却不想被一个神棍忽悠出了那一方小天地,这一去,便是一个太岁横空出世。他自诩义薄云天,为人四海,是个可以托妻献子的好朋友,可他所到之处,却是家有佳妇贵女者统统藏之深闺不敢示人他自称秉性纯良,与...
被家族抛弃,被仇敌废掉的少年商浩,在走投无路时,救了两个人,然后,他发现自己有了异能故事从帮助一个村子脱贫致富展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仙门弃少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给力文学网哦!...
作为醉月楼唯一一个男人,杨辰觉得压力很大。通过我洗的衣服来判断,李姐姐胖了两斤,王姐姐瘦了点,还有,能不能别让马姐姐穿那么性感的衣服,我洗衣服压力很大的。杨辰需要每天像老鸨这样汇报着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要严守自己的贞操。杨辰,今天晚上来侍寝!让姐姐亲一个!记住,别躲,今晚,你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