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郑玄避难潜心注《孝经》(1)
汉代的大经学家郑玄与《孝经》也有一段因缘,颇为曲折,甚有意趣。
郑玄(127~200年),是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市西南)人,字康成,生于汉顺帝永建二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五年,是东汉最有权威的经学家,其学也被称为“郑学”。
郑玄年轻时候为乡啬夫,即在乡里管理听讼、收税赋之类的事情,但是他不喜欢这种小吏生活,喜好学问。其父数次对他发怒,但是不能改变他的志趣。
郑玄后来就进入太学学习今文《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他还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传》、《韩诗》、《古文尚书》。
随着学识的加深,郑玄在崤山之东已是无师可求,便西入函谷关,从师外戚豪门、显赫大儒的马融,专门攻习古文经。马融(79~166年),是开创古文经学的大家,才高博洽,为当世通儒。当时马融门下有学生四百多人,学问精深的有五十多人。马融很高傲,他派门下水平高的弟子去教郑玄,自己不仅不教郑玄,且三年都没有召见过他,但是郑玄仍是发奋用功不已。有一次,马融召集门下学生考问图谶,听说郑玄善于计算,就在楼上召见了他。郑玄这才有机会向马融请教疑难问题。马融惊奇郑玄的才学,曾对卢植说:“吾与汝皆弗如也。”
后来郑玄学成,告辞而别。马融感慨地对门人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郑玄这个学生今天离开这里,我的道将向东被传播出去了!此种赞叹、喟叹的后面,可体味的东西不少。这也可联想到,早在汉初,汉代《易》学之鼻祖田何,就在他的弟子丁宽学成而东归时,也说过:“《易》以东矣!”(《汉书·儒林传》)
此后郑玄游学十年,而回归于乡里,因为贫困,客耕于东莱(今烟台北龙口一带),并聚徒讲学,弟子多达千百人。东汉阉党专权,宦官侯览因为被一些地方上的“儒学行义”之事受到侵害,便讽奏朝廷,声称这些社会人士在“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于是朝廷大举“钩党”,和郑玄有关系的地方官员杜密被作为此事件的要犯之一,郑玄因为这一层关系也受到牵连,遭遇不幸。郑玄受到党锢祸害,他和同郡的四十多人被禁锢。郑玄从四十四岁遭到禁锢,一直到五十八岁解禁,长达十四年之久。郑玄索性“杜门不出,隐修经典”,潜心研究典籍,从而完成了一批经典的注释。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由于黄巾起义以及舆论上的强大压力,“党锢”被宣布解除,郑玄的名声也大震。比如何休是东汉今文经学大师,被称为“学海”,但是郑玄在与何休的学术论辩中,击败了他,被人们称为“经神”。被称为“五经无双”的许慎,郑玄也著有《驳许慎五经异义》。当时何休、袁绍等慕其名,屡请他为官,但是郑玄皆不答应。有一次,大将军何进要召见他,郑玄躲避了。州郡因为何进是权戚,不敢违逆他,就胁迫郑玄去。郑玄这才迫不得已去见何进。何进对他“礼对甚优”,但是郑玄坚决不穿朝服,穿着便服去见何进,只住了一个晚上就偷偷溜走了,所谓“一宿逃去”。
后来中平五年(188年)黄巾起义军“攻破北海”,郑玄避难于不其山(今即墨)。初平二年(191年),黄巾起义军攻打青州,郑玄又避难徐州。郑玄的家乡高密以及东莱郡都属于青州,而徐州是指今天的山东南部以及江苏的大部分。此期间,他和担任过徐州牧的刘备有过接触。也是在避难期间,诞生了郑玄的《孝经注》。
郑玄避难潜心注《孝经》(2)
正如郑玄注云:“《孝经》者,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纪纲。孝为百行之首,经者不易之称。仆被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之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
南城山在哪里?“南城”,《汉书》作南成,又称南武城,在山东费县西南。这个地方是曾子出身之地,也是曾子葬父之处,“南城山,曾子父所葬,在今沂州费县西南”。(《后汉书·王符传》章怀注)于是形成这样的对比和联系:
曾子——南武城人——葬父处——《孝经》
郑玄——避难南城山——父母坟未成——注《孝经》
特别是郑玄的高龄之父去世了,有思念亲人之情感在心头回应,而且郑玄在《戒子书》里说过“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这是说临死难忘、愤愤难平的是死去双亲的坟墓还未建成。
他又在《戒子书》里叮嘱过儿子:“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吾虽无绂(,系印章的丝绳)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这是情感深沉地说,显赫声誉成就于同僚朋友之中,道德品行确立在自己的志向里。若能获致名声称誉,亦使得父母有荣光,能不深深挂念吗?能不深深挂念!我虽然没有高官显位的功业,但颇有辞让爵位的清高。自己以论赞之功为快乐,但也不会给后人留下羞辱。——郑玄的这些理念,与《孝经》所说的是多么吻合!
如此,他注释《孝经》,实有种种触发感念。因此有“念昔先人之余暇”之句,也有“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之言了。郑玄在《戒子书》中又说:“念述先圣之玄意,思政百家之不齐。”这也写出了注释《孝经》的动机。
《齐乘》卷四:“南武城,费县南百余里,齐檀子所守,汉侯国,属东海;因为南城山而名。汉末黄巾之乱,郑康成避难此山,有注经石室。”《十道志》还提到“今西上可二里所,有石室焉,周回五丈,俗云是康成注《孝经》处也”。
这里也有两个小插曲:一、《序》中所说的“避难”指什么?或说是郑玄避党锢之难;但是大多数认为,此是避黄巾之乱难。二、是郑玄作《孝经注》,还是他的孙子所作?郑玄只有一个儿子叫郑益恩,孔融在北海的时候,郑益恩被推举为孝廉,后来孔融被黄巾军包围时,郑益恩赴难而献身。郑益恩有个遗腹子,即郑玄的孙子,郑玄认为孙子手的长相与自己很像,因此就取名为小同,后来小同也以通经著称。又因《序》中有句话:“念昔先人之余暇”,所以或理解为此是孙子对祖父的思念而言的,便有“盖郑胤孙所作”之说了。
郑玄在那里避难大约五年光景,后来孔融请他返乡。郑玄一直到建安(196~219年)年间,被朝廷封为大司农,世称郑大司农,那是管理财政的官员,还分配给他一辆车,所经过的地方长吏迎送,不过郑玄还是称病请求回家。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叫郑众(?~83年)的经学家,也担任过司农,因此又称郑玄为“后郑”。
郑玄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他注的《诗》、《三礼》,从唐代起被收入九经,清代列入《十三经注疏》。唐太宗曾封郑玄为“高密伯”,雍正还称郑玄为“先儒郑子”,与董仲舒地位相等同。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树立了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块巍巍丰碑。
唐玄宗与《孝经》(1)
唐玄宗和《孝经》是一个很有故事的话题,这里也作一略说。
先说这位皇帝的简历。唐玄宗(685~762年)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他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初被封为楚王,改为临淄郡王。英武有才略,善骑射,知音律,通历象,善书法,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景龙四年(710年),皇后韦氏弑中宗。李隆基面对韦后之乱,密谋匡复,结果与太平公主合诛韦后以及韦、武的同党,拥立睿宗复位,以太子参与朝政。
先天元年(712年)李隆基即帝位,尊睿宗为太上皇。次年诛杀太平公主及其亲党,开始掌握全权,改元开元。在位初期,励精图治。以姚崇、宋
陌生女友 禁区潜入者 塞拉的符咒 阴阳宅风水 飞扬-比天空还远的季节 末日审判者 僵尸少年修仙记 玄欲 鲁宾逊漂流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 桃红床的故事 杜拉拉职场潜规则 碎在卷宗里的玫瑰 我的哭声无人听见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你有一个沈流景 姬的时代 观测站日常(双性) 走肉行尸 中国热
...
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老爹被人陷害入狱,又遭遇对象退婚,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连温饱都不行。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坚信只要人不死,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这是个励志故事,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
看书名就知道,我们的猪脚究竟要干什么!请耐心看下去,你不会失望的!京华市委书记的儿子荆天,16岁,仗着老子是京华市的一把手,在学校里是个问题学生,回到家却乖的不得了,这个两面少年,无意中从一枚祖传古戒中得到一种神奇的功法,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成绩陡然上升,少女少妇看到他就美眸放光,将市委大院里的RQ收了之后,他便将魔爪伸向了校园,伸向了整个京华市的各个部门,只要他见到的美女,就想方设法归于自己麾下,邪恶而轻松的猎美之旅,充满着令人拍案的奇妙遭遇,是艳遇还是刻意追求?敬请期待...
格斗,医术,算命,鉴宝,泡妞无一不精。嚣张,霸气,睿智,重情,重义集于一身。水有源,树有根!他就是世界最强者的唯一门徒!从此,最狂门徒诞生!慕容2015都市新作,请大家多多支持!慕容官方交流群慕容世家167168067另,慕容完本作品特种高手纵横都市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人无耻则无畏,人至贱则无敌!谁说盖世枭雄必需得霸气十足?谁说无耻贱圣踏不得七彩祥云?谁说此般少年不能争天命,演修罗,替天行道?(QQ书友群313310371)...
刚发现自己会被裴聿城的意识附身时,林烟是拒绝的。明明在酒吧蹦迪,一醒来,躺在了荒郊野岭。明明在家里打游戏,一醒来,站在了欧洲大街。明明在跟男神烛光晚餐,一醒来,站在了男洗手间。这日子没法过了!后来的林烟大佬求上身,帮我写个作业!大佬求上身帮我考个试!大佬求上身,帮我追个男神!大佬听说生孩子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