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西关境内,天字第一号大靠山,自然是端王!
无奈端王地位显赫至极,手底下人才济济,等闲之人削尖了脑袋也不得其门而入,就算混进去了也极难得到重用。
如果退而求其次,那自然是世子小王爷李霄,相传这位端王接班人颇有明主之风,礼贤下士,端王麾下三成地得力干将均追随在世子左右。不过世子主要打理西疆一省事务,而且一入世子麾下恐怕再难脱身。
柳帅有着自己地想法,他只想找一个暂时地靠山,而非永远躲在别人屋檐下。权衡轻重,二王子无疑是最好地选择。
别看二王子虽地位不及世子,但终究是王妃所生,属于端王嫡系血脉,也掌管着一些权势。最起码在西关境内地赤衣卫投鼠忌器,不敢擅动二王子地人。
反观端王府地其他两位庶出王子,虽也被人尊称为小王爷,实际上毫无实权。本朝不成文地规矩,庶子不掌权,那两位庶出地王子,连打理一个县城的资格都没有……当然,如果嫡系断了香火,旁系则有资格继位。
互敬几杯酒后,二王子道:“听先生一席话,小王豁然开朗。还望先生再指教一番,让小王长点见识,从中吸取诸般教训。”
“小王爷严重了,指教不敢当……”柳帅一副惶恐地模样,没有了之前地倨傲,看起来仿佛被二王子感动得无形之中效忠了,这演技委实令人赞叹。
二王子心头大悦,更加礼贤下士道:“先生此话不妥,小王仰慕先生才学,心中有所疑问,自然要请先生指教。”
“既如此,山人便恭敬不如从命。”柳帅更显得感激,道:“本朝弊端之三,民风轻武,则太过重文,可谓物极必反。自宣宗陛下以后,文官不仅纸上谈兵,还敢指点江山,统兵上沙场,打一仗败一仗,虽未落到割地求和的惨痛地步,却远嫁数位公主,以求得战事平息!再则,文官太过擅长咬文嚼字,闹出许多文字狱。不说远的,单论不久前震动天下的‘学士之斗’,便牵连了上万人!”
所谓学士之斗,其实说穿了就是东阁大学士秦晖和翰林院大学士林国栋之间地争斗。那林国栋为三名顾命大臣之一,身为太师,位列三公之首,算得上忠臣,而且是处处跟秦晖过不去的忠臣,所以难有好下场……此人最后敌不过秦晖暗算,被一举扳倒!
身为当年的金科状元,任过礼部尚书,一路晋升到翰林院大学士,多次兼任科举主考官,又是曾在东宫教太子习文的太师,林国栋桃李满天下自不用多言。他一倒台,不仅其八百族人悉数遭殃,更牵连了上万人跟着倒霉,各路门生几乎被赤衣卫赶尽杀绝。
而林国栋几大得意门生中,其中一位便是那河东巡按柳文正,于是乎柳氏族人在劫难逃。本朝最残酷的刑罚是什么?自然是株连九族,这一通杀下来,有些大家族一夜之间上千人性命不保。
二王子叹道:“文官的确擅于滋事,抓住一点微末枝节就可大做文章,不如武将来得痛快。先生身为文人,却能直指文官弊端,此等胸襟令小王十分佩服。”
柳帅道:“读书人当尊圣贤教诲,入仕途只求治国齐身安天下,而非求一己显贵,紊乱朝纲,结党营私,残杀异己,搜刮民脂民膏。这些朝廷蛀虫,委实枉读了圣贤书。”
“先生言之有理,读书人原本无错,错在这些读书人只顾猎取功名而不顾百姓死活。”二王子连连点头,道:“小王有一事不解,本朝开国百年间,官场清廉,国力强盛。为何百年后,突然衰落如斯?”
柳帅道:“若说本朝衰落起因,当数威武六年,高宗陛下御驾亲征,耗时足足十二年,三征高丽。原本兴盛百年囤积下来的粮草钱财,在那三次大战中几近耗光,劳民伤财,致使民间生灵涂炭。”
话说那高宗陛下,可谓一个很委屈地皇帝。
本朝太祖、太宗、世宗三代明君延续百年,也维持了天朝百年地鼎盛。高宗作为第四代天子,安分守己做了几年皇帝,政绩虽不明显,但也算不上昏君。有一日,高宗想看看自己掌管的天下到底是否国泰民安,于是微服出巡。
如此一来,无形中酿出了祸端。
高宗皇帝在民间屡次听人说自己是个无能皇帝,远没有太祖太宗世宗的英明神武。可以想象,身为九五至尊,听到这些话,高宗皇帝是什么样地心情。当时天下太平,赤衣卫也算奉公执法,民间风调雨顺,官场也还算清洁,活在三代明君余荫下的高宗只有一个办法提升威望,那便是开疆扩土,亲征高丽!
只是没成想遭到了高丽国顽强抵抗,连让高宗皇帝挽回面子的机会都没有。
龙颜大怒之下,战争持续了十二年之久。世宗先皇培养出来的精兵强将,在战争中折损了一大半,高宗皇帝终于找到了台阶下……高丽小国不堪重负,一分为二,求和派建立“新罗国”,献上疆域版图,向天朝俯首称臣;主战派则越来越嚣张跋扈,便是如今在天朝东北方虎视眈眈地“南韩国”!
柳帅不敢指名高宗以后出过几名昏庸皇帝,含蓄道:“自古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再加上朝廷奸臣当道,国力自然衰退。若非如此,天朝也不会腐烂如斯,德宗先皇亦不会发下哀痛诏!”
此言一出,郑吴二人神色一凛,偷偷留意着二王子的脸色。
………【【046】一个俊俏的公子】………
所谓哀痛诏,名义上是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实际上,史上大凡帝王写下此等诏书,那说明已经国难当头,被逼得没办法了放低姿态求人帮忙。
哀痛诏,可以理解为皇帝哀声痛哭下诏,号召天下子民举兵勤王。
自一甲子前禄宗皇帝继位,天朝即刻陷入水深火热中,那禄宗皇帝堪称本朝头号昏君,干出来的荒唐事罄竹难书。其时边疆战事不断,民间响马横生,国力衰微至极。大约三十五年前,楼兰、南韩二国狼狈为奸,同时举兵攻打天朝,占下了不少城池。
禄宗驾崩后,刚刚继位的德宗皇帝慌了手脚,京城虽有兵马,却不敢派出去御敌,否则一伙响马都能攻下京师。无奈之下,德宗皇帝发下了哀痛诏,号召天朝子民共抗外敌。
正是乱世出英雄,如此一来,倒是成全了两个人。
其中一人叫做武安邦,本是掌管数千兵马的辽东参将。此人是个帅才,擅于鼓舞士气,从辽东各府州县招募了不少官兵以及乡勇,组成五万杂牌军,竟将南韩十万大军打了回去,可以说创造了奇迹。
武安邦便是如今的镇北大将军,封爵至神勇侯!
另一个人,则是德宗皇帝的胞弟端王。
削藩,乃是历代明君最爱干的事情,在太宗皇帝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削藩,本朝二百余年未曾出现过实力雄厚地藩王。
端王本是一名闲散王爷,善骑射,好结交各路英豪。国难当头时,主动请缨。所谓打虎亲兄弟,当时德宗皇帝无人可用,立刻封端王为征西大元帅。
当时两西境内还有天朝七八万兵马在负隅顽抗,不过那些总兵参将都是各管各的,谁也不服谁。端王一来就镇住了场面……其原因令人很难琢磨,原本太宗定下的规矩,藩王私兵不得超过五千。而当年端王不知从哪带了足足三万精兵前来,人多力量大,手中又有圣旨,各路将领被震慑之下,不得不听端王号令。
谁也没想到,端王比那武安邦更有才,纠集十一万大军,与楼兰国二十万大军苦战了两年,一路收复失地,将楼兰大军打出了天朝边境。
从那以后,端王就在两西境内安身立命了,俨然是土皇帝。朝廷拿端王没有办法,除非能大破楼兰国,否则没人敢提削藩之事。哪怕端王同意削藩回京继续做闲散王爷,楼兰大军多半会后脚立刻打进西关。
如今的端王麾下雄兵十八万,盘踞两西震慑楼兰。不管其人到底心里打着什么主意,对天朝的功效都是不可磨灭的。最起码,天朝已经三十多年未曾远嫁公主去楼兰和亲,边境子民也未再遭受楼兰骑兵烧杀抢掠。
七界逍遥 符道仙路 星天行者 公主无敌乱长安 九荒帝魔决 大魔金仙 天尊图志 仙缘之界 人道至尊 空间异世奋斗史 无良教师 对不起我是小怪兽 天道杀神 全职修仙高手 神剑风云 光戒 道破梵虚 逼草为妖 玉羽仙妖 遗失的神史
段飞是个倒霉的孩子,老爹被人陷害入狱,又遭遇对象退婚,开间小诊所给村里的人治病,连温饱都不行。可他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坚信只要人不死,必定有站在人生巅峰的那天,最后他用枚小小的银针走上复仇之路,凭精湛的针灸获得无数美女青睐陪伴。这是个励志故事,段飞的崛起之路经受无数阴谋陷害,可他为了坚守正义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跟邪恶力量做斗争。...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一个被最有钱的女人领养的孤儿可是自卑彷徨的他却喜欢上了跟自己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可惜他却在跟最有钱的女董事长发生不能说的秘密之后一切都变了。各色各样的大小美人纷扰而至,围绕在他的身边!成熟美艳,清纯可爱,性感妩媚,柔情万千最后的最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那多少美人美妇的陪伴之下,在这一片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创下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流氓少爷实际上就是流氓少爷尘世游只不过作者名字不同,但至尊包不同和至尊风流就是同一个人,流氓少爷已经完本了,但两本书基本是一样的,只是章节数字不同而以。所以就同时把两书的章节数字标出此书记录S省富家少爷夏丰银玩转都市,风流逍遥的过程,全书以YY为主,以使读者浴血沸腾为目标,那些自命清高者可以不看!没有最淫荡,只有更淫荡!要想成淫才,快到此处来...
龙血部队兵王狂龙因违反规定,被迫回到中海。本想低调做人,却偶遇美女总裁让自己睡了她,哪知道被卷入一场莫名的争斗,成为了她的贴身保镖。叶轻狂从此龙入花海,身边美女如云,但也麻烦不断读者群527212401...
别被书名骗了,取名废,其实就是女强无CP,村姑背景系统逆袭流,也俗称慢穿泥石流,凶杀末世武侠仙侠魔法啥都有,还有,新书820不见不散。官方群满一千粉丝值进(五九零六五三四八三)后援群,满一万粉丝值进VIP群。PS本文无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