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史载此间“粤省大吏置之不问”,基本上持放任态度。两广当局之所以如此漠视国家利益,也与道光帝的“不作为”有关。当时,鉴于林则徐的下场,地方官对外不敢强硬;考虑到琦善的下场,地方官又不能软弱,加之不通时务,不悉外情,于是在外国人的步步紧逼之下,清政府对外政策继续着战前的懵懂和混乱,国家与民族的权益不断丧失。葡萄牙人拒交租金,两广官员甚至为之垫付,在税册上仍算葡萄牙人完纳,以便两方相安无事。
与此同时,中英之间围绕着“入城”问题,分歧巨大,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差点儿兵戎相见。令大家喜出望外的是,此事最后获得了“圆满”解决。道光帝对此兴高采烈,自认为最令他头疼的“夷务”也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但只规定笼统的大原则,很多细节尚未敲定。譬如,英国商人到通商口岸做买卖,当他们带着家眷来到城门口时,守城官兵拒绝放人进城。英国商人毫不勉强,不让进就不进,住在城外还便于照顾买卖。但当英国领事带着眷属随从来到城下时,守城官兵也是一视同仁,枪一横,也不让进,这时问题就麻烦了。
原来,在鸦片战争前,外人来华只能住在城郊,不可随便进城,更不得在城内居住。清朝这一规定是要中国人同外国人分隔开来,因为天朝上国认为不同等级、不同开化程度的人不能混居,否则不仅有失体统,而且容易滋生事端。此时清政府不让英国人进城,既是维护天朝上国最后一丝颜面,也是充分考虑了中外民众发生不必要纠纷的可能。
但在英国人看来,能否允许进入城市,既关系着大清朝履行条约的诚意,更关系着英国人维护条约履行的能力和脸面,作为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的驻广州领事居然被拒于广州城外,说起来确实丢人。于是,1843年,正与两广总督耆英进行善后交涉的璞鼎查出示了中英《南京条约》的文本,要求耆英履行该条约第二款规定,让英国人进城。
耆英不懂英文,无奈,英国人现场翻译:“中国皇帝陛下同意,英国国民及其家人和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的城市和乡镇,以进行通商和贸易,女王陛下将指派监督或领事官员,驻扎上述城市和乡镇。”翻译完毕,英国人一脸洋洋自得的神态。
十六、王朝末路(5)
不料清朝官员不慌不忙,拿出一份中英《南京条约》的汉语文本,扔给英国人,既然你懂汉语,你自己看吧。
英国人满腹狐疑,拿起《南京条约》的汉语文本一看,顿时吸了口凉气。原来,《南京条约》第二款的汉语表达是这样的:“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南京条约》的英汉文本在英国人能不能入城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英文本说无论是英国商人,还是英国领事,都有权居住在五个通商口岸的城市;但汉文本却明确规定英国商人只能居住在通商口岸的港口,而港口是在城外的,看来英商只能居住在城外了。英国领事可以在通商口岸的“城邑”居住,但并没有界定“城邑”是城里还是城外,在此处应该指城里。
汉英两种文本表达不一,应该以哪个文本为准呢?《南京条约》没有规定。而且,最令英国人窝火的是《南京条约》英汉两种文本都是英国人单方面制定的。签订和约时,清政府所能做的就是签字画押,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商量余地。算计来算计去,到头来英国人把自己算计进去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英国人狠了狠心,决定认账,放弃英商进城的要求,但要求英国领事能够进入广州城。耆英表示战争刚刚结束,民众惊魂未定,此时英国人如在广州城内居住,容易发生不测,需待双方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贸易,相安无事之后,再提此议。
耆英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未同意,但也未拒绝要求,并将该要求推到不可预见的将来。璞鼎查听耆英说得振振有辞,加之以前《虎门条约》的签订十分顺利,而且耆英还亲自出面替英国人在城外珠江边上租了一块地,允许他们在那里建房居住,所以,璞鼎查同意暂时搁置入城争议,留待以后再说。
转眼过了两年,道光二十五年(公历1845年)春,英国人又提出进入广州城的要求,双方公文往来几十次,耆英反复陈情,请求英国人谅解他的苦衷,从而打消入城的念头。不料,英国人坚持再三,耆英走投无路,只好把此事上奏道光帝。
这时,道光帝才知道“入城之事”,赶紧命令军机处调查此事。原来,在五个通商口岸中,福州、宁波、上海已经允许英国人入城,厦门的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存在进城问题,所以,现在拒绝英国人入城的只剩下广州一地了。
但军机处再把调查结果呈给道光时,道光帝哑然失笑。虽然福州、宁波、上海三地允许英国人进城,但英国人仅仅进入了上海,而且已经呆不下去了。
先说福州。对于英国人进城这个问题,此时的闽浙总督刘韵珂采取了个极为滑头的做法。他知道,对英国人来硬的不行,那样英国人比他还硬;来软的也不行,地方绅士不答应,骂他是汉奸。
于是,他对前往福州的外国人一律热情接待,但在暗中,刘韵珂为英人制造了很多麻烦:英商前来贸易,他迫使清朝百姓不准与其交易;英国领事要求进城,他表面上不加拒绝,笑脸相迎,但暗中命令地方绅士一不准卖地给英国人,二不租房给他们。所以,英国人在福建既没贸易可做,又无立锥之地,尽管闽浙总督十分热情,一再挽留,但也只能悻悻而去。。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六、王朝末路(6)
宁波的情形和福州差不多。而且,英国人发现宁波这个口岸开得有些多余,与上海重复,基本没有什么商机,所以,不用当地官员暗中做手脚,英国人也只能败兴而去。
五大通商口岸中,英国人大获成功的只有上海,那里商机无限,外商云集,而且真正允许外商进入城市居住。这是因为上海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相比,一不是省会城市,二不是历史名城,英国人进不进上海,清朝官员并未横加干涉,所以,英国人得以入城居住,但是这时,上海的难题不是入城,而是外国人赌咒发誓非要搬出城不可。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英国人在上海住了一年多,城市的环境已经把他们折磨得快疯了:
1、街道狭窄。上海街道一般宽六尺,不仅车辆无法通行,而且他们亲眼目睹了几家娶亲的花轿互不相让,堵在路上、大打出手的场面,甚感恐怖;
2、街道没有路灯。英国人刚到上海,晚上出现在街道时,好几次被中国人误认为是妖怪,从此之后,他们也很少出来;这样只有呆在家里,别无地方可去;
3、城市市政设施、市容差。日本人峰源藏的《清国上海见闻录》记载,(上海)城市没有上下水,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满街“泥尘埋足,臭气刺鼻,污秽非言可宣”。另外,路面条件极差,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街泥;
4、城市的声音骚扰相当严重。英商普遍反映上海百姓的嗓门高,而且上海人早上起床早,加上房屋密集,隔音不良,普遍受到骚扰,时间一长,很多英国人神经衰弱,睡眠不足,整天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
英国人才在上海住了一年多,就忙着搬出城,并发誓宁愿住在船上也不在城里居住了。当然,住在船上是一时冲动,比较理想的结果是能够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自行建造房屋,眼下的难题是没地方建。
杜拉拉职场潜规则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碎在卷宗里的玫瑰 涛声自说自画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 走肉行尸 民调局异闻录 塞拉的符咒 午夜灵异手册 拆掉思维里的墙 鲁宾逊漂流记 中国热 渔夫与管理学 禁区潜入者 拈花一笑醉流景 掌权美国的妩媚女人:希拉里传 桃红床的故事 陌生女友 〖水云间〗爱有来生 职业化员工必修的10堂课
群芳谱ltBRgt乖巧婉约的可爱妹子,美丽柔顺的魔门公主ltBRgt骄蛮倔强的异族天骄,心比天高的武林玉女ltBRgt她们最后都属于谁呢?ltBRgt且看年少英俊的少将军,流落江湖的一番奇遇。ltBRgt本书原名玉笛白马。ltfontgt...
一种能帮忙泡妞的异能会给主角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奇遇?很简单,进来一看便知!...
陈炎是一个混得极度没出息的大学生,阴差阳错的在阳台上喝着闷酒的时候被一个中年人吓得掉下楼下,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是在自己的高中时代。经历了惨败的婚姻和现实的残酷,陈炎决定好好的利用自己机会推倒所有的美女,清纯的学生妹,只知道埋头读书的校花MM,风骚无比的成熟美妇,饥渴了N多年的迷人寡妇。重生了,干那么多大事有什么用!手里掐着钱去糟蹋别人的闺女和老婆才是王道!...
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在一次奇遇后,居然成为傲世天才,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
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个没穿衣服的美女,这个美女竟然是金庸笔下的黄蓉。而且还是少女时期的黄蓉。莫名其妙的得到了黄蓉的身心,有些木讷的小人物顿时发生了变化。挨欺负了不用咱出手,有黄MM的打狗棒法帮咱出气。想成为武林高手?没问题。桃花岛武功随便学,打狗棒法随意耍,九阴真经纵横大都市总之有了黄蓉这个伪师父,真老婆之后,一切都变的精彩了!...
作为普通人的许易穿越到神学院的世界,表示压力山大!然而许易意外激活身体里的无限系统,得而穿越各种不同的幻想世界,影视,动漫,小说一切应有尽有。许易面色淡漠,仰视苍天,忽然开口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全都烟消云散。苍天mdzz,老子招你惹你啦!...